星空体育APP城市更新的速度,既需要快,也需要慢。在更新规划的过程中掌握好快与慢的平衡,兼顾更新的速度与质量。如果盲目加速,可能带来不可逆的负面影响,比如资金和人力的浪费,对居民生活和社区文化的破坏,以及发展机会等。有时候看起来“慢”的精雕细琢,是为了抓准时机,快速决策。
那么,什么应该快,什么应该慢?这取决于城市更新所要实现的目标和效果。在高密度的成熟社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市更新,要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及再利用,以及社会公平等问题,同时也要注重城市服务功能的最大化,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新境地的快与慢宝山区高境镇新境地公园最近得了不少奖,有建筑方面的,也有社区活力方面的。这个2021年立项的一万平方米绿地公园,直到2024年初才全面开放。对于一块绿地公园的建造速度而言,这个速度看起来是慢的,但对于激活社区活力的效果则是立刻显现的,几乎半个镇的居民都来过,客流量甚至超出预估。这么看,发展速度又是快的。
高境镇的城市更新,迫切需要新境地这样的公共空间。高境镇位于宝山区南部,行政区域面积为7.1平方公里,南面与静安、虹口、杨浦三区接壤,至2023年底实有人口总数已达14.13万人,是上海北部一个大型居住社区。近几年随着产业发展,镇域内建筑密度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密集,居民休闲娱乐和社区互动的公共空间,也愈显不足。
在新境地公园之前,高境镇唯二的绿地公园之一——阳泉公园占地面积1.09万平方米,与新境地规模相当,于2020年底改造完成,用时9个月。园内布局绿植布景、休闲步道及健身器材。
这种传统的绿地模式已经很成熟,但是对于城市功能而言,它是内向的,对周边环境的品质提升也是缓慢的。居民来这里除了散步、健身,就没什么可做的事了。
而新境地公园这次的规划则加入了更多社区服务功能,居民来这里能做的事情更多,停留的时间也更长,当然也使这里更热闹、有活力,社区氛围快速提升。
新二路这块空地,位于高境镇中心主干道一角,交通方便,可惠及的居民区也比较多。高境镇政府在梳理调研过域内土地情况后,认为这里可以开辟为城市公园,满足市民各种需求。
地块总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空间狭长。地块立项改造之初,像多数城市更新项目一样,也是因为环境整治的难题:地块毗邻在运货运铁路,原先为废弃的货运堆栈,土地早已完全硬化,后来分租给仓储、物流、停车、宿舍等用途,环境灰暗、脏乱,安全隐患也多。身处闹市,却一副城市边缘废地的模样。改造前的脏乱差环境,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品质,亟须改变。
高境镇政府在展开大量居民调研后发现,居民关注最大的热点就是——建一座“像样的公园”!并且需要配套更多的服务设施,比如遛狗、慢跑、阅读,还有餐厅、画廊、舞蹈教室等休闲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在其中嬉戏玩耍,年轻父母培养亲子感情;这里成熟家庭居多,年龄稍长的居民可以在公园里跟老伙伴们见面,享受安逸的休闲时光;租住在这里的单身白领也多,晚上下班回来可以夜跑,不用憋在家里……
为推进新二路绿地改造,高境镇多次召开专题部署会,发动全民参与,进行了大量且广泛的市场调研。镇人大组织代表也助力“察民情、听民声、集民智”,了解周边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将建议提交给镇人大办。镇里开展了多场参与式社区规划沙龙,吸纳“社区合伙人”们深入参与,发挥居民主人翁、营造师、代言人的力量,参与新二绿地的功能设计和网络征名,与居民代表面对面交流,共同参与项目推进。
高境镇土地资源紧张,希望这块地可以一地多用,从专业上发挥空间功能最大化,以便满足社区居民提出的多种需求。驻地位于高境镇的尤安设计,借鉴国内外城市更新的先进经验,引入“城市触媒”这一概念,把这里变成全天候开放式公园,打造一个可阅读、可漫步、可感知的城市“慢行空间”。
设置架空层、坡形步道、空中连廊、屋顶花园和观景台,拓展三维立体空间,减轻铁路对公园的噪音影响,同时提升狭长型场地的复合利用,将铁路旁的闲置荒地变成“高地公园”。350米长的环形立体跑道串联起公园的一层和二层,沿着跑道,可以来到空中看台,能让不同身高的人看到火车经过的样子。
除了生态绿地,公园中植入社区食堂,长者可以享受折扣,食堂的另一侧是咖啡吧,开门面向一个小花园,很多居民都喜欢来这里坐坐。
除此之外,还有书吧、排练室、党群服务中心、社区营造服务中心等社区服务功能。同时预留了7-8个公共点位,可举办艺术展览、社区活动、文创集市等时段性活动,大大拓展了周边居民的休闲生活。“社区合伙人”居民志愿者们也会在这里,和物业公司一起继续为大家服务。
除了声光电智慧技术与丰富的夜间景观照明之外,在地块的生态保护利用策略中,还有一些很有“智慧”的细节。
供居民休闲活动的区域都位于采光最好的室内外空间,而厕所、物业及环卫附属用房、停车场等配套功能则置于“桥”下的架空空间。常绿乔木隔离带、半通透的造型景墙,为这些“阴暗”空间提供了自然光照。
公园修复了破碎地表生境,让及硬化的土地重新自由呼吸。原有硬质化场地敲碎的水泥块,和场地富余的土方,用作绿化堆坡,生态铺地、地坪垫层及造型景墙。减少建筑垃圾土方外运消耗的同时,结合生态截水沟高效组织雨水收集系统。原有的100%硬质化场地变成拥有70%自然植被的景观型绿地。
活动区采用透水颗粒地垫,保证雨水的自然下渗,富余的雨水也可收集用于绿化灌溉。公园内草坪、植被和广场的不透水铺装比控制,有效提升了场地的渗透率,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发展机制。
在地块北侧,为原来南侧的驻地企业预留了办公楼空间,环境品质协调一致,促使企业参与转型。以一条通往架空层底部停车场的车道分隔公园和企业,达到人车互不干扰的效果,也节约了土地。
新境地的城市更新对策对于城市更新究竟是应该快还是慢,新境地选择“城市触媒”这一概念来回答这个问题。高境镇用一块公共绿地,同时也把它当作一个事件,邀请居民和企业自己参与进来,共同打造适合社区需要的城市绿地,将城市服务功能最大化,激活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这个公园于今年1月全面投入使用,按照“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范围,可覆盖周边25个居民小区。食堂日均客流600人次,社区营造中心日均200人次,再加上公园内党群服务中心的客流量,天气好的周末估计最大客流量可能超过千人,可见这座新的市民公园有多受大家欢迎。
开放无界的绿地空间,复合功能的社区服务,吸引了更多社区客群。小朋友有了自己的乐园,老人们则是常来这里享用一日三餐,晒晒太阳、会会老友,年轻人愿意来这里跑步,上天桥去看火车,还不用担心车行道上的尾气。周边居民闲来无事可以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和各种课程,也可以在社区食堂的小院子里喝喝咖啡,放松休闲。能出现这样的“社区公共客厅”,周边居民很开心。
随着时代变迁,城市的产业形态、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状况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而且这个变化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在资源有限、需求迫切的情况下,明确目标,快慢有序,充分利用资源进行城市服务的创新转化,以灵活的方式展现更多元、更人性化、更可持续的城市有机更新策略。
新境地公园作为高境镇的“城市触媒”,将城市遗忘空间再次激活,以无界、亲和、生机、活力的开放状态延伸为居民生活的“第二客厅”。探索过程固然会有些慢,但是作为城市更新语境下“绿地公园与城市服务功能融合”新模式的一次创新尝试,也为类似地区、类似社区环境的城市更新带来了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