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健身器材常以训练功能多少来分为单功能和综合型多功能两大类,常用的有划船器、健美车、健步机、跑步机、美腰机等。
随着我国健身相关政策的推行,国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趋势,从2016年的36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2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49%,预计2022年将进一步增长至621亿元。
2016-2020年中国训练健身器材行业的销售收入有所波动,期间2018-2019年市场规模出现下降后,2020年因为疫情限制出行使销售收入得到恢复,同比增长32.8%,达395.2亿元,预计2022年将增长至471亿元。
相比于成熟的欧美市场,国内健身器材消费市场在市场规模、消费群体成熟度及健身意识、销售渠道等各个方面,尚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我国目前城镇家庭平均每百户也仅拥有4套健身器材,普及率尚不足5%。
随着建设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居民生活观念的转变,参加体育锻炼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建设目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020年将达到4.35亿人。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健身氛围的不断培育,国内健身器材消费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随着消费水平及消费意识的不断提升,国内消费者在追求健身器材产品功能性、安全性的同时,也将更加强调产品的智能化、时尚性以及自身个性化需求。
健身器材厂家需要深入挖掘客户需求,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吸引力。比如通过搭载APP程序和智能化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为健身者量身定制健身计划,并监控健身动作并给出指导意见,从而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科学健身的需求;通过
植入游戏化、社交化元素,打造健身社区平台,增强客户黏性,也将为厂家创造更多的与消费者的沟通机会。在纯粹的贴牌加工业务中,健身器材的设计生产远离最终客户。而在发展自主品牌业务时,国内健身器材厂家就必须更多的研究、挖掘和适应最终客户的消费需求,提高设计研发产品的智能化、星空体育APP个性化与时尚性。
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将逐渐改变传统健身器材大批量流水线重复生产的制造模式,而转向多规格、小批量的制造模式,乃至最终实现定制化生产。而这需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在人力成本逐步提高的同时,提高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运用比例,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信息系统在生产流程设计、产品设计研发、生产计划安排、客户需求大数据建立等业务全流程中的集合作用,实现生产制造体系的智能化。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